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一年这些“经济”正发力

绿色发展是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共同追求。在低空经济领域,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环保、节能、低碳等方面。一方面,低空经济通过采用先进的航空器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低空经济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方式推动相关产业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因此,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共同追求。

本报讯10月14日,以“领航低空新蓝海打造发展新高地”为主题的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开幕。会议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将发力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力争至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全省低空基础设施将基本完备。

如今,全国多地朝着低空经济赛道发力,近段时间更是动作频频。这些城市的“破局”尝试,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看,实现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如何加强低空经济的安全监管,如何推动低空经济的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如何培养专业的低空经济人才等挑战。要使通用飞机飞起来、落下去,真正将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规模大、增长快的新经济增长点,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规划文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低空经济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和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迎来蓬勃发展的迅猛势头。

低空经济属于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自然在于“新”字。如何解开传统发展模式的绳结?如何让新的发展思维匹配新质生产力?如何真正做到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这些都是在低空经济这条新的赛道上,我们必须要跨过的“障碍”。